第(3/3)页 林逸笑了起來,“原來是這么回事。” “不止呢。”李慶凱很八卦的說道: “還有一些相關的領導也被帶走了,總之這事鬧的不小,估計是他們得罪了什么人,否則不能做的這么徹底。” “這是好事,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。” “那對,估計東三縣以后能平靜不少。”李慶凱點了根煙說道: “對了,這兩天你們一直在外面跑,有沒有收獲?” “收獲就是,窮不是沒有道理的。” 李慶凱大笑起來,然后看向了李似錦,“你怎么想的。” “我們倆的想法差不多。”李似錦唉聲嘆氣道: “完全看不出一點出路。” “看不到出路,咱們也得蹚出一條路。”李慶凱說道: “假如把這件事交給你們來做,你們有什么方案?” 李似錦想了想,“我在想,咱們可以效仿美國集中作業的模式,而且我已經查了資料,東北在這方面已經做的很好了,機械化程度非常高,也有學習的模板。” “這個方案不行。”李慶凱說道: “打個比方,假如1000畝地,需要100個人來耕種,集中作業之后,可能10個人就行了,剩下的90個人去哪?來縣城嗎?一旦出現了大量的失業人口,影響是不可估量的。” “而且咱們這方面,還有不少的山地和梯田,大面積耕種根本實現不了,必須得像東北平原或者華北平原那樣的地方,才能實現這樣的耕種方式。” 李似錦想了想,然后點點頭,也發現自己的想法有點片面了。 “你呢小林,有沒有什么想法?” “我覺得,還是內外結合吧。” “接著說,內外結合指的什么。”李慶凱饒有興致的問道。 林逸拿著昨天調研的資料,看了看說道: “東三縣有點倒霉,轄區面積不大,但有的地方年年被水淹,有的地方年年旱,原本土地的堿性就大,長不出多東西,再這么一弄,最起碼的有三分之一損失了,如果把這方面的問題解決了,收入能提上來一點。” “其次,可以嘗試發展養殖業,養雞養豬什么的,這些都可以利用起來。” 沉思片刻,李慶凱說道: “但這些只是小打小鬧,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。” 林逸笑了笑,“所以就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了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