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严近些年一直忙着水利建设,已经很少在朝会上发表意见了。 此时忽然站出来,难免不叫人多想。 一些内心并不支持北伐的臣子,但又因为惧怕诸葛亮不敢站出来反对的蜀汉朝臣,立刻来了精神,只等着李严提出反对意见后,随之附和两声。 刘禅在李严开口后,看了一眼诸葛亮,发现其仍旧神情自若的摇着羽扇,并没有开口的打算。 刘禅觉得是时候发挥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的作用了。 刘禅正襟端坐,开口道:“都乡侯对于粮草调度有何想法?” 李严对刘禅行礼后,说道:“回陛下,臣这些年因水利之事,一直在大汉各地巡视,对于粮草一事尤为了解,且此前北伐,臣亦是负责后勤粮草调度一事。所以,此次北伐,臣请命负责粮草调度之事,定会调配得当,确保前线无忧。” 此言一出,那些原本等着反对北伐的臣子,都有些懵。没想到李严不仅没有反对北伐之举,反而主动请缨负责粮草调度,一时都有些愣住了。 刘禅心中暗舒一口气。之前几次北伐,李严一直是带头反对。自己虽然是绝对的北伐(相父)支持者,但对于这个先帝托孤重臣的看法也做不到直接无视,总要进行几个回合的友好交流,方能结束。 如今,对方不仅没有拿出劳民伤财的论调来反对,反而主动请缨担任要职,刘禅心中很欣慰。至于这主管粮草调度之职,给他应该也无妨吧。 接收到刘禅投过来的视线,诸葛亮嘴角微微上扬,开口道:“都乡侯既主动请缨,那这粮草调度之事便交付于你。但粮草一事关乎重大,吾派公琰、文伟辅助于你,意下如何?” 李严心中早有预料,他这次主动请缨,也只是为了让自己依旧掌有权力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