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接下来,秦王又宣布了一些有利于秦国的决定,议事也渐入尾声。 出了大殿后,官员们都在议论纷纷,为何秦王突然改变了主意,大殿中出现的所谓天命之人究竟是何来头? 与此同时,大殿内秦王再次与朱庆阳交谈起来。 “关于此次战事,不知仙人还有何高见?” 朱庆阳轻轻摇头,没有说话,只是从怀中掏出一片竹简递给秦王。 “此战结束后,秦王再看此竹简。在此之前,切勿窥视。” 秦王好奇地接过竹简,点了点头,将其收了起来。 队员们相互对视了一眼,他们知道这是朱庆阳昨晚写的。虽然他们不知道竹简上写的是什么,但朱庆阳说这将会在城父之战后保他们一命。 昨晚一整夜,队员们都在为这件事担忧。如果秦王真的按朱庆阳所说派李信出征,结果惨遭战败,他们岂不是难逃一劫?虽然这顺应了注定的历史,但秦王怎么会不将此事怪罪在他们身上呢? 直到半夜,朱庆阳才突然有了主意,拿起毛笔在竹简上洋洋洒洒地写了几个字。 队员们心里也没底,就凭这几个字就能保命?但毕竟是出生入死的战友,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信任朱庆阳。 刚才在议事大殿上,朱庆阳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一直想找机会开口,此刻见周围无人,他终于转向秦王,问道: “秦王,如今秦国的丞相是哪位?” 秦王一听,不禁笑了起来: “本王的丞相乃是李斯,他是个极具智慧的人。 怎么,仙人想见见丞相吗?” 朱庆阳摇了摇头,心中却暗自思量。 这位丞相没错,就是日后被赵高利用的那个李斯。 想到这里,朱庆阳突然抬头问道: “秦王,那赵高现在身在何处?” 秦王一听,愣了愣,随即疑惑地皱了皱眉: “仙人为何提起赵高?他不过是本王从小的伴读书童……” 朱庆阳闻言,立刻说道: “那赵高乃是秦国宗室远亲,只因其母犯罪,赵高受牵连而成宦官,是不是这样?” 秦王有些惊讶地点了点头: “正是!本王念及旧情,才留了赵高一命,随便给了他个官职。 仙人为何突然提起此人?” 朱庆阳一听,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: “秦王啊秦王,这赵高你可一定要重用。 若能重用赵高,一统天下指日可待。” 队员们相视一眼,都没有说话。他们知道朱庆阳是在尽力让当前的一切贴合他们所熟知的历史。 果然,秦王对此感到非常意外。他一直都没把赵高放在眼里,更别说有意重用了。 但听了朱庆阳的话,秦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 在秦王心中,朱庆阳已经是天命之人无疑。因为朱庆阳所表现出来的状态,始终都是无所不知的样子。 虽然秦王感到有些诧异,但他对朱庆阳的话非常重视。毕竟,他一生的执念就是一统天下。 接下来的几天里,秦王几乎每天都要与朱庆阳几人交谈。 在他心中,已经将几人当成了前来帮助大秦的仙人。 也因此,秦王对成仙之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 他多次向朱庆阳询问,朱庆阳只能随便找些理由敷衍过去。 而朱庆阳不知道的是,在与他们交谈完后,秦王立刻召见了李太史。 他命令太史研究成仙之法,探寻仙道。 788勘探队的出现,冥冥之中改变了许多事情。自从朱庆阳第一次与秦王对话后,天色就开始变得越发阴沉,就像不断积聚的雷云。 每当朱庆阳提出改变秦王想法,贴合历史的决定时,天边总会响起阵阵惊雷。 这一切都被云梦山上的鬼谷子看在眼里。 那个身材矮小的人,也总是跟在鬼谷子身边虚心求教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