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章 刘邦的困境-《仙魔大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张良问刘邦一句:“若沛公与项王的身份对换一下,沛公现函谷关被对方设卡所阻,那么沛公又会如何反应与应对呢?”
    刘邦的悟性很高。
    所以一下想到关键所在。
    暴秦已经被彻底灭掉了,天下诸侯失去目标,一场互相倾轧无可避免。
    天下诸侯,刘项最强,谁能够对项羽集团造成威胁?一定是先进关中灭掉大秦的刘邦,所以不管未来局势怎么变化,刘邦和项羽都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,两家到最后很有可能只能剩下一家。
    若从开始就注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。
    那么为什么不提早扼杀威胁呢?
    可攻击对方必须师出有名。
    刘邦换成项羽,遇到这种情况,不正是送上门来的一个绝佳的借口吗?
    项羽要想通两家的矛盾核心,此次函谷关阻拦,非但不是坏事,更能成为绝佳的借口,让项羽能趁此良机一举灭掉刘邦,而其他诸侯也是无话可说的。
    难道不是送上门来的大好事?
    大喜都来不及!
    为什么要怒呢?
    项羽的暴怒说明,他没想明白关键所在,也没把刘邦放在眼里,只是觉得威严受损,决定挽回自己的面子。
    所以说,项羽的命令并非战略考虑,纯粹是个人情感所导致,只要没认识到两家根本矛盾与后果,他就没有必杀刘邦的理由,从中也就必然能找到一线生机!
    刘邦对张良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    张良会看待问题永远是如此透彻。
    “良已有破解之策。”
    张良不卖关子,说出自己的办法。
    原来,张良会得到这个消息,是项羽的堂叔项伯连夜告密,若非项伯在阵前透露这个重要军情,恐怕等到项羽大军杀到眼前,刘邦都还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。
    这个项伯就是关键人物。
    张良趁机把项伯留住,现在人就在大帐之外。
    项伯是项羽的堂叔,官职为楚国左伊,相当左丞相职位,因此不管是在军中,还是在项羽面前,项伯都是一个极有分量的人,刘邦只要牢牢把握住项伯,至少可以推迟项羽的进攻计划,只要能争取斡旋的时间,这场危机未必不能解。
    好!
    太好了!
    刘邦得到张良指点立刻如释重负!
    不过就在这个时候,他突然意识到什么。
    刘邦细长的双眼微微眯起,凝视着眼前的张良,以漫不经心口吻问:“子房啊,这个项伯似乎与你的交情当真不浅啊,如此重要的军情,竟连夜透露给你。”
    沛公竟已对张良生疑。
    项伯是项羽的亲信,凭什么透露机密给张良?
    张良不能好好解释这个问题,沛公心里必然会留下一根刺。
    这或许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来,但是最起码以后会对张良有所防备,若是等到时机成熟时刻,甚至会对张良有所行动的……这就是刘邦!
    张良何等人物?如何看不出沛公猜疑?
    他微微一笑,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非常欣慰。
    楚霸王项羽有沛公十分之一的心机,这天下根本没有人能与之争夺。
    “昔日,项伯在秦杀人,本来要被处死,是良出手相救,让他逃过了一劫。项伯此人,虽无韬略,却极其重义气,向良透露如此重要军情,纯粹是为救命之恩而已。”
    刘邦点了点头。
    他的直觉告诉他,应该没有说谎,事不宜迟,立刻开始。
    几分钟以后。
    项伯不情不愿的走进大帐。
    这是一个留着大胡子面相忠厚的中年人,本次前来告密,只想救恩人张良,却不想张良居然将他强行介绍给了沛公,当项伯走进来的瞬间,他却直接愣在了当场。
    十余盛满珠光宝气的大宝箱,正整整齐齐摆在眼前,从中透出来的光芒,让项伯看得有些眼花,而一位红衣长者站在中间,当见到项伯进来以后,他慌忙上前深深鞠躬一拜。
    “兄长在上,受小弟刘邦一拜!”
    项伯脸色大变。
    刘邦好歹是一位诸侯王。
    此刻居然恭恭敬敬拜在他的面前以兄长相称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