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臣李纲有本要奏。” 今天是朝会的日子,宋徽宗不得不万分不舍的从软乎乎的宜家大床上爬起来,早早来到了紫寰殿。 本打算走个过场,赶快回去再抱着九华玉真安妃来个回笼觉,可是没想到有人这么不开眼。 这李纲,真是吃饱了撑的。 现在海内升平,四夷咸服,哪有那么多事要说呢?幽州都回到大宋的疆土了,你就不能让朕多睡会吗? 可是朝会就是让众臣说话的地方,赵佶也得守规矩。 “奏吧。” 这个李纲,真不让朕省心。可是还不得不让他说话。因为李纲官小权大。他是殿中侍御史,品级不高,却是个监察百官的位置。 他要说话,准没好事,不定谁又要被他弹劾一番了。 “臣要参折家,临阵怯敌,不战而逃,按律当斩!”果然,李纲一说话,就把赵佶吓了一跳。 怎么,要参折家吗?他家招你惹你了? “怎么个临阵怯敌,不战而逃?”赵佶得问清楚了。折家可是边疆重臣,你不能胡说八道。 “臣得自军中消息,此次伐辽,折家军一部未战先怯,在白沟河一战,他们未放一箭,辽军刚一行动,主将吴玠带头逃跑,这导致我方阵线大乱,以至于数万大宋男儿血洒白沟河。几乎连种师道老将军都陷于敌手。” “有这事?”赵佶真不知道这些。 童贯和种师道,都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,在战争进行中,怎么能随时随地向皇上报信呢。 不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——他们到没这个心,而是前线情况瞬息万变,根本没那个时间等公文往来。 战局,是不用随时报告皇上的。可是现在仗打完了,那必须秋后算账。 吴玠带头逃跑,坑了西路军大部,种家军刘家军几乎有七成人马死在白沟河畔,这个仇,即使童贯不提,种师道和刘延庆也忘不了。 于是他们就联系上了李纲,把事情经过一说。都不用添油加醋,因为事实就是如此,吴玠带着折家军一箭没放就跑了。 这让李纲大怒。他官位虽小,职权重要。监察百官是他的正职,所以种师道和刘延庆才找他。 今日朝会之上,李纲怒火冲天,就把吴玠的一桩桩一件件丑事都说了出来。 甚至包括他假扮土匪抢劫大宋百姓的事,都捅了出来。 本时空的边军就是私军,这个是公开的事实,所以大家也不忌讳。 李纲弹劾吴玠,顺带就弹劾了折家。甚至吴玠都不是他的主要目标——他就是个带队的,李纲的真正目标就是折家。 你们折家独霸府州,和土皇帝似的,大宋待你们不薄,怎么事到临头,折家人这么回报朝廷吗? 这不可以忍受! 赵佶听了这事,也很是生气——当然,他的气一多半都是装的。 李纲是李纲,赵佶是赵佶,俩人地位天差地别。 殿中侍御 史,就是要参人,弹劾人的,他是对朝廷负责,让百官别那么坏。所以李纲讲起来义正言辞,简直是黑白无常化身,仿佛要一口吃了折家,还朝廷朗朗乾坤。 但是赵佶能这样做吗?他是大宋皇上,他首先得为自己屁股底下的龙椅负责。 真的要弄折家,靠谁?靠你李纲?太天真了。图样图森破!你是能带兵还是能打仗? 好,我说了,李纲,你去拿下折家。你能办到吗?办不到你跟我哔哔什么? 首先,现在是干不倒折家。禁军根本不是折家军对手。如果要拿下折家,只能靠种家军刘家军这样的军队。 但是别看他们现在私下乱咬,一旦朕要对其中一个下手,他们立刻会连成一体。到时候谁打谁可就不好说了。没准他们一商量,把朕先给干掉了。 就算他们听朕的话,打败了折家,把折家满门抄斩了,然后呢?府州那个地方,派谁守着?难道让给西夏? 李纲呀,你还是太年轻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