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九章 校书郎李维-《大宋混世魔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可是,校书郎,看现在的价格,我家的货起码要打三折才卖的过折家。可是三折的话,我的银钱也不凑手呀。”

    做家具也要押本钱的。小商户根本就没那么大本钱扛住自损八百。损失五百他就先死了,根本看不到敌人倒下。

    “不用怕,有我兜着。”李维大包大揽:“钱不够的,尽管来我这借,有多少缺口,我都给补上。这次为了行会,我李家倾尽全力,一分利息也不要诸位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!校书郎高义!”

    李维竟然能为行会做到这个地步,一分利息不要的给大家贷款,这简直是圣人呀!

    行会的众人这一刻仿佛才发现李维的真面貌。这哪还是个商人,这明明是如来佛祖啊!

    总算有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,大家最终带着一半期待和一半担心的散去了。要打价格战,他们也得回去准备准备。

    李维送走最后一个同业之后,他没有回家,反倒是再次回到太白楼,从新要了两样菜,一壶酒,自己一个人自斟自饮起来。

    这一招棋,自己走的漂亮。

    这帮蠢货,真以为打折就能打败了折家吗?做梦去吧。折家就算一件家具也不卖,人家单靠香烟就赚的金山银山了,哪还在乎你们打折不打折。

    你们就是白送顾客家具,折家也不在乎。

    李维清楚的知道,折家的家具,和木器行的家具,完全不是一个路子。他是去过吴家庄的人。虽然李维没进入过工厂,可是那热闹的码头,拥挤的商户,整洁的街道,给了他全新的感觉。

    大宋的校书郎感觉这个吴家庄,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大宋的地界。

    这里没有半点他熟悉的感觉,反倒是越待越陌生。

    他看到一船船的木头,矿石,粮食,水果——任员外还没放弃他的水果生意,以及各种不知道装了什么的麻袋和筐子,在吴家庄的码头被卸下,然后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,再被装上货船。

    吴家庄虽然不大,可是码头却非常大——秦牧早就拓宽过这个地方,同时按照后世的经验,结合本时空情况,进行了有效的改建和管理。否则真无法处理这么多货物原料人员的往来。

    李维觉得这个吴家庄码头,简直比的上汴

    梁城里的码头了。

    他有了这个直观的认识,自然知道折家的实力有多深厚。

    靠木器行这些人,绑在一起也不是人家的对手。

    所以李维的目标根本就不是折家,而是木器行的同业。

    一旦木器行开始打折,肯定会引得客人过来——便宜了当然有人买,毕竟现在汴梁城里的大多数人家还是缺少家具的。

    这样打折狠的卖的快,不肯打折的,也会跟风而动——否则人家都卖光了,自己还压着货,这不就被行会淘汰了吗。

    大家一起卖,赔钱也卖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必然会有人银钱短缺,那时候就会借到自己门上。李维要的就是这点。他的心思,和向家一样,就是要抵押物。

    他会要同业以自己的店铺做抵押,到时候来个一网打尽,让木器行都改姓了“李”,从此之后,李家要真正成为木器行的第一家,要把老鲁家都踩在脚下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实现的前提,是要让宜家超级市场彻底消失。

    如果这个超级市场还在,那么木器行的打折根本就没有用。就算所有家具都白送了客人,然后呢?木器行还有存在的价值吗?再做出了的家具还不是比不过人家。还不是没人买?

    所以必须让宜家超级市场关门,从此不存在于汴梁之内。甚至全天下都不可以存在。如果想存在,也只能改姓“李”之后再开门。

    李维做出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,其实他是非常冷静的。因为他知道大哥正在搜集证据,而且已经联系到了足够多的人手,到时候朝堂之上一起发力,就是折家也抵挡不住。

    他知道官家最怕什么。

    赵佶最怕军头夺了他的江山,而折家,已经步子迈的太大了。

    丰州的刘光世,已经有奏折上来,说折家擅自出兵,轻启边衅,不经朝廷允许,就拿下了宁边城。

    同时青州知州,以及密州秦桧,都有本参折家私下勾结金国。

    千夫所指,无疾而终。这次,折家绝对是彻底要完蛋的。

    到时候这个宜家超级市场即使还存在,那也得归了“李家”。

    哼,跟我兄弟斗,你们折家还差的远呢!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