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5章 没产出怎么办?-《其实我只是想演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因为年薪百万的,    很多人根本没有奢望。可是年薪五十万,就有人觉得自己也可以了。于是,大学里面更多人报考计算机专业,矢志于做个it人。更多的,是利益的诱惑,让很多人明白了学计算机就是能赚大钱的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方既明的发家故事,也“激励”了很多年轻人,想要效仿一二。

    殊不知,方既明能做起来,是因为他运气好,并非是方既明的创意有多棒。

    就好像上辈子的阿里,一开始就只是想做跨国电商业务而已。只不过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跨国电商没弄成,反倒是淘宝这个国内电子商品交易平台火了,还火得一塌糊涂。

    方既明的成功,是因为他有人慧眼赏识,然后得到了第一桶金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这样,就好像一些有创意的人弄了个产品,最后就只是卖了了事,根本发展不起来。

    当然了,也鲜少有人能第一次创业成功的。杰克马那么骚包且有实力,能忽悠的主,也是屡战屡败,最后才侥幸做成了阿里。之所以大家都看到那些成功的人,却看不到失败的人,是因为有幸存者偏差。

    现在诸多年轻人也好,中年人也罢,看到了互联网火了,国家也支持,纷纷进入这个行业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有了这么多人的加入,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了。但是,在创业过程中失败的人也不计其数,最快倒闭的公司仅两天时间,一些能支撑半年的,已经很了不起了。

    只是方既明知道,这个模式不能长久,因为互联网这阵风是会过去的。要是过了,就脱实向虚了,跟白头嗨雕一样,看似很强大,实则内里不知道有多虚。互联网现在是增量市场,自然会有不少新增用户。

    可一但到了存量市场,那么内卷就开始了。

    方既明要做的,是通过高薪酬,把人才都挖过来。

    而阿文,只不过是方既明千金买马骨的马骨之一罢了。

    只要有了人才,那么互联网这一场大战,才能不落下风。

    互联网领域,说白了就是资本的竞争。
    第(2/3)页